当下,人工智能的洪流正以不可逆的姿态席卷各行各业。从算力到存储,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在被重新定义。GPU火爆、自主算力需求剧增,随之而来的是存储设备的全面升级——HMB内存成为标配,固态硬盘容量节节攀升。近期内存价格的暴涨,正是这场技术变革最鲜明的注脚。
AI时代的核心诉求有三:高性能、低延迟、超大容量。而这三项指标,恰恰是决定下一代存储技术走向的基石。
在 OCP 2025 大会上,SK 海力士正式勾勒下一代存储蓝图,推出面向 AI 时代的 AIN(AI-NAND) 系列,可谓为未来十年的存储形态定下方向。
目标:降低AI数据流通延迟,提高能效比
靠什么?全新主控 + 新架构闪存
进度:2026年底发布样品
这一系列旨在让数据以更快速度往返于AI芯片与存储之间,可类比为“为AI重新铺设高速公路”。
使用 HBF 垂直堆栈技术
多层闪存并行工作
这意味着未来的SSD,不再是平面的存储器,而是以“三维城市”的方式拓展通道,实现带宽成倍提升。
这是SK海力士此次最具爆发力、也是最贴近大众应用的产品路线。
其愿景是——
将QLC SSD从TB级直接提升至PB级,使固态硬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“海量仓库”。
如果说以前的SSD像一座粮仓,那么PB级SSD就是一座“数字高原”。
PB是什么概念?
1PB = 1000TB
1PB = 1,000,000GB
当前玩家普遍使用 1–4TB SSD,而 PB 级固态硬盘意味着:
容量直接提升 三位数量级
传统空间焦虑彻底消失
海量缓存(SLC Cache)自然随容量暴涨,带来更稳的性能
QLC写寿命不再是短板——容量越大、寿命越长
这不仅是简单的堆料,而是存储理念的革命:
固态硬盘第一次具备了“像机械硬盘一样无限存东西”的能力,却仍保持SSD的速度。
数据涌入时代的必然趋势
AI训练动辄需要海量数据,PB级SSD将成为数据中心、企业大陆架的基础设施。
个人玩家的使用方式被彻底重塑
过去担心“装不下”;未来担心“整理不过来”。
超大容量将催生新的应用生态与存储习惯。
HDD的地位将被进一步蚕食
当固态具备机械硬盘的成本与容量,它的替代速度将加速。
AI与存储融合的长期价值
AIN 系列为数据流通构建新基底,为AI的速度与能效提供硬件保障,其意义不止于产品,而是一种产业格局的重排。
从 TB 到 PB,是存储技术跨越千倍的迈步,更是AI时代对基础设施的深层召唤。SK海力士此次战略清晰、方向大胆——既是对AI时代的回应,也是对未来十年数据文明的注脚。
正如古语所言,“器大者声必闳”。 当存储容量突破PB大关,新的数据生态也将随之展开。未来的数字世界,将在这样一枚枚微小的芯片中,孕育出更浩瀚的智能星海。
咨询热线
400-000-8093